新闻动态

李亚和他的沙漠“土壤化”故事

2021年04月30日 08:54 2020级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研 徐晓庆 点击:[]

4月25日,共青团重庆市委员会发布《关于2020年度“重庆市向上向善好青年”选树结果的通报》,我校土木工程学院2014级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李亚,从众多参评者中脱颖而出,获评“创新创业好青年”称号。他勇于创新创造,在易志坚教授带领的沙漠“土壤化”多学科交叉的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下,为沙漠生态治理、改善风沙区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,成为给沙漠“换脸”成员中的一份子。

从文科到工科,从桥梁到沙漠

2007年9月,初入大学校园的李亚就读于外语学院涉外工程英语专业,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文科生,但兴趣和考研目标使然,他决定辅修桥梁工程专业。本科期间,他目标明确,成绩优异,获得桥梁工程专业一等奖学金,通过大学英语六级、专业英语八级考试,并在2011年顺利拿到文学和工学的双学士学位。同年,他考取了交大桥梁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,真正完成了从文科生向工科生的身份转变。

读研期间,他也并未放松自己。3年时间内,他参与了多座桥梁以及边坡、隧道等土木工程施工项目,并在导师指导下,撰写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。在读博期间,他又以团队负责人的身份斩获第四届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金奖、全国银奖。参与创新大赛的经历让他意识到,在比赛中不仅要善于发现项目的核心点及痛点问题,更要能解决这些问题。

2012年,李亚有幸加入了易志坚教授课题组,在从事桥梁、力学研究的同时,逐渐接触到易老师的“沙漠土壤化”科研项目,了解到这个项目的重大意义后,他“心动”了,于是他一边从事桥梁、力学研究一边对沙漠治理进行探寻,从此结下与沙漠的不解之缘。加入到易志坚教授科研团队后,他发现“沙漠土壤化”项目需要的不仅仅是力学相关知识,要想在团队中有所贡献,需要对植物学、农学、生态学、土壤学等学科有基本了解。对此,他通过自学的方式掌握了多学科相关科研知识,并将其综合运用到实际科研工作中。

投身沙漠,点“沙”成“土”

在经过前期的理论研究、新材料研发和模拟实验后,2016年,他随研究团队首次来到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进行沙漠实地试验。初入沙漠,他直言自己很不适应,“刮起大风来,沙子满天飞,鼻子嘴巴里都是沙尘,眼睛都睁不开”。但经过自己和团队的亲手改造,将25亩沙子变成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之后,“心情也会变得美好起来”。

与在普通土壤里种植作物不同的是,从最初的地块整理、变土、播种,再到植物的管养,他和团队需要全程对植物、土体进行观察,“一年常有7、8个月待在沙漠里,忙起来好几个月都顾不上休假。”但要说最难的,李亚认为还是沙漠的恶劣气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。2017年进行大规模中试试验时,沙漠恶劣的气候条件严重阻碍了植物幼苗的生长。但好在,经过他和团队的不懈努力,找到了解决办法,战胜了恶劣天气,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,让四千亩沙漠变成了绿洲。

2007年入校至今,李亚逐渐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大学生向沙漠“土壤化”科研团队核心成员的转变,成长为沙漠“土壤化”内蒙古中试科研基地的技术骨干。对于自己的这份成长经历,他表示,“是源于自己能够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,努力把能做的做到最好。”但谈到这份自己所获得的荣誉,李亚坦诚道:“自己有点受之有愧。这份荣誉应该是属于整个团队的,自己只是有幸被看到了。”他已完成弹塑性断裂力学及其在桥梁中应用相关的博士论文,李亚表示,博士毕业后,会继续投身到沙漠治理之中,继续为沙漠“土壤化”项目做贡献。

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改造前

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改造后



人物名片:

李亚,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4级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读。在交大本硕博连读的时间里,他四次获得学业一、二等奖学金,发表学术论文7篇(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检索2篇、EI检索1篇),获得“钢构式汽车衡阻裂增强复合铺装构造”,“钢构式汽车衡阻裂透水防滑铺装构造”“钢构式汽车衡台面防滑构造”等3项国家专利授权,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多项项目,获得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市金奖和全国银奖各1项、2020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。自2016年,他积极投身到塔克拉玛干沙漠、乌兰布和沙漠、若尔盖沙化地、撒哈拉沙漠的土壤化和生态修复研究工作中,和团队在国内外成功开展近两万亩中试和技术服务。现为沙漠“土壤化”内蒙古中试科研基地的技术负责人。

上一条:【人民网】一分钟化沙成土:重庆交通大学顶级科研应用成果亮相智博会 下一条:科技日报:探寻沙漠绿洲背后的“秘密”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