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日报网:http://www.cqrb.cn/content/2017-10/10/content_126697.htm
重庆日报:中国沙漠治理取得重大突破4000余亩沙漠变“绿色牧场”
本报讯(记者张永才周季钢)沙漠变牧场?10月9日,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交通大学获悉,该校研究团队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的万亩中试基地中,一期3000余亩实验性种植在半年内取得成功,并已完成二期1000余亩的秋播任务,成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。
土地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重大生态问题。阿拉善盟发改委主任罗志铁表示,乌兰布和沙漠是中国沙尘暴发源地之一。在最近二三十年间,乌兰布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、腾格里沙漠在阿拉善境内几成“握手”之势。遏制沙漠,亟需找到一种高效、快速、经济且安全的治理方式。
重庆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在试验中发现,土壤颗粒之间存在“万向结合约束”属性,从而使土壤拥有自修复和自调节的生态力学特性。据此,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植物性纤维黏合材料,将其混入沙中,沙粒间便可获得“万向结合约束”,从而拥有和土壤类似的涵养水分和营养的能力。
2017年2月,研究团队在乌兰布和展开一期3000余亩种植试验;2017年8月下旬,研究团队开始第二期1000余亩的秋播工作。
8月20日,重庆日报记者在乌兰布和试验现场看到,一片宽约800米、连绵近3公里的绿洲出现在沙漠中。在一期试验地上,高粱、糜子、苜蓿、西红柿等作物已进入收获期,青蛙、野兔等栖息其中。9月20日,重庆日报记者再次抵达试验现场,在二期试验地上看到,杨树、沙枣、枸杞、甘草等长势喜人。研究团队计划,在明年初开展第三期种植试验,届时,种植总面积将破万亩。
此外,试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也初步得到验证。经测算,采用上述技术的治沙成本在1500元/亩至2700元/亩之间,远低于其他沙区约6万元/亩的修复成本,甚至比内地的土地复垦成本更低。法定第三方检测机构——西安国联质量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报告表明,试验地的沙土样本中,苯、铜、锌、铅等18项指标全部合格;微生物数量与日俱增,部分已接近正常土壤水平。
上述技术和成果在9月举行的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》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上一经公布,便引起了广泛关注。澳大利亚媒体称:“这一突破有可能终止世界和中国国内的沙漠化。”
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表示,运用力学原理实现沙子向土壤的逆转,有望成为沙漠变绿洲的有效手段。罗志铁认为,该试验对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,阻止阿拉善三大沙漠“握手”,推动沙区群众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。
重庆日报:http://epaper.cqrb.cn/html/cqrb/2017-10/10/006/content_182077.htm
重庆日报微信: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jM5MjI5MDI1NA==&mid=2652797785&idx=2&sn=1cd20e5d58287d520ae713ee8f72c5ea&chksm=bd425ff88a35d6ee87e905953d94c87144fc0b4e25de29e629b09bdd7e1243aa71abd0007a4f&mpshare=1&scene=23&srcid=1010GgY297taM1RXVFlpO4Ry#rd
上一条:农民日报头版:破译“点沙成土”密码创造沙漠生态奇迹 下一条:媒体关注我校乌兰布和沙漠“沙变土”的研究项目
【关闭】